兜兜轉轉,庫克還是將訂單回流國內!
此前蘋果就公布了一份去年其產業供應商的名單,從中我們可以看到大陸就增加了12家,而在200多家供應商中,我們總體占據了51家之多,從這一點上來看,之前某代工巨頭說的“離不開”或許是被打臉了!如今因為一些因素蘋果再一次將訂單遷回國內,并且欲將增產20%,看上去似乎是我們的市場贏了,但這或許不是什么好事!
去年的時候庫克短短兩個月就遷走了8條生產線,跟過去的供應商都多達20幾家,iPhone、iPad、Mac等等諸多產線都過去了,富士康甚至還表示將會建10座工廠來擴展業務,但是兩者大多都是因為同一個原因,要么是工人招不夠,要么就是環境不允許,且富士康的一些原料都是從國內運過去,但現在的物流單價急速上升,抗不住壓力的他們,開始再次回到了國內市場,富士康、和碩瘋狂招人,可更值得思考的事情,出現了!
蘋果訂單回流,代工商瘋狂招人!
蘋果公司的實力這里就不用多說,其高標準、幾乎苛刻的更新著供應鏈這一點就足夠強勁,甚至有些供應商以能夠打入蘋果供應鏈而奮斗,因為這很可能就是一家供應商的生死線,如果成功打入,甚至能夠形成一種無形的“財產”,而這蘋果的眾多供應商中,國內是占了大頭!
前面也說了,因為環境等部分原因,富士康、蘋果都開始再次回到國內市場,再加上9月這個電子月,蘋果的訂單也開始著急了,據媒體爆料稱 iPhone 13/Pro 已經進入量產階段,并且或將增產20%,首批將生產 9000 萬臺。
于是國內的代工廠開始瘋狂的招人,如富士康、和碩更是被爆出 8500 元獎金招人,所以網友也對此調侃“廠mei月入過萬的時候又來了!”
此前有言論表示中國離不開蘋果的供應鏈,但如今看來誰離不開誰似乎已經有了答案,但即便是如此,值得高興嗎?
或許并不值得慶祝吧,就單純地說一點:代工商瘋狂招人。
沒錯,訂單來了,我們就開始瘋狂招人,瘋狂的趕工,這都是一個常態,而工人也因此能夠獲得不錯的收益,這似乎都是符合行業規律。
但是這個訂單忙完了呢?這些工人怎么辦呢?
所以從這里來看,風風火火的代工廠,似乎就成了“滅火隊長”!
曹德旺的呼吁何時重視?
看看這張圖,內心是五味陳雜!
國內代工廠確實在蘋果的供應鏈中占比是最多的,但是呢?看到業務范圍就傻眼了,因為很難觸及到蘋果的核心業務。
美企提供芯片和精密通訊器件、日本提供關鍵性材料、韓國提供屏幕、CPU也是蘋果自研。
而國內所觸及到的業務呢?線材、金屬機構件、產品代工組裝等等。
總結起來就是公司占比多,但是貢獻不大,核心業務觸及不到,換言之,替代性很強。
可能就會有人說管那么多干嘛,能賺到錢不就行了。話是如此,但這不利于后期的發展。
曹德旺就曾多次呼吁國內,要注重制造業,要將制造業掌握在自己手里。不發展制造業,今后的競爭從何談起?
曹德旺是這么說的,也是這么做的,如今年自掏腰包拿出百億建科技大學,從行業中聘請專家級別的工程師來授課,為的就是培養一批就有實用性、技術性、具有工匠精神的制造型人才!
唯有將你的自身價值提高了,才會有不可替代的可能,否則,流水嘩嘩??!